该来的逃不掉!官方喊话5次后,李嘉诚总算坐不住了,放出数据
据央视新闻报道,香港《大公报》头版刊发评论《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这已是官方一周内第五次对长江和记港口交易发声主流币如何选。而在舆论压力之下,李嘉诚掌控的长江和记,终于在3月20日公布了2024年财报,试图用一组数据回应外界质疑。这场持续两周的风波,就此揭开全球化时代资本与国家利益碰撞的深层矛盾。
贸易(资料图)
事情源于3月4日,长江和记宣布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集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运营权,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与克里斯托瓦尔港主流币如何选。港媒迅速指出,这一交易可能将中国对拉美贸易的30%置于风险之中。要知道,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贸易的咽喉要道,每年有超14000艘货轮从此通行,战略意义极其重大。一旦这些港口控制权落入美国手中,对中国乃至全球的贸易格局,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从港澳办到《大公报》《文汇报》,官方五次表态层层递进主流币如何选。一开始强调“商业决策需符合国家安全”,接着质问“伟大企业家是否应有民族担当”,最后警告“若执迷不悟将被钉上历史耻辱柱”。香港特首李家超也明确表示,交易需接受《香港国安法》审查。不仅如此,中方紧急派遣代表团赴巴拿马磋商,支持其运河主权主张,将事件推向国际层面。面对如此阵仗,李嘉诚却一直未对官方的警告做出正面回应,甚至取消了原定的记者会,态度十分耐人寻味。
重压之下,长江和记抛出的2024年财报数据,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主流币如何选。数据显示,集团总营收4766亿港元,同比微增3.3%,但净利润骤降27%;港口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却仅占集团总收益的9%。表面上看,这似乎印证了“港口非核心资产”的说法。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展开全文
贸易(资料图)
稍微深入分析就能发现,数据背后暗藏玄机主流币如何选。港口业务虽占比9%,看似不高,但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关键节点,战略地位重要,还能提供稳定现金流。而且,长江和记一直以来都强调自己在全球港运业务的领导地位。哪怕在2022 - 2023年,受疫情和市场需求下滑影响,吞吐量出现阶段性下滑,长和也没表现出放弃港运业务的意思。2023年,李泽钜还指出港口营运整体增长有保障,未来还将在新兴市场释放产能。就在去年,长和还在埃及、沙特等地积极布局港口项目。如今,却突然要以不足四年收入的价格,大规模抛售港口资产,这一决策,实在不符合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逻辑,也难怪被业内人士视为“贱卖”。
更关键的是,交易完成后,贝莱德将掌控全球航运咽喉主流币如何选。以美国一贯的行事风格,未来极有可能对中国船只加收“国安附加费”。有相关机构预测,若真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外贸企业每年可能增加数十亿美元成本。再加上美国近年来持续对巴拿马政府施压,要求审查中资港口经营权合法性,此次交易,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美国围堵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一旦美国成功掌控运河港口,中国外贸无疑将面临巨大威胁,加征运费、拖延船期、甚至断供,都可能成为中美博弈的筹码。
贸易(资料图)
面对困境,李嘉诚团队看似陷入了“数据困局”主流币如何选。他们既想通过财报证明交易的商业合理性,却又无法解释,为何在中美博弈加剧的敏感时刻,选择将如此重要的战略资产卖给美国。要知道,在国际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没收外资资产,美国也封杀过TikTok,中国同样拥有反制手段。如今,“爱国”已成为企业家备受关注的核心标签,“社会价值投资”也被写入政策提案,李嘉诚的一举一动,都在接受时代的审视。
随着交易进入最后交割阶段,官方与资本的博弈仍在继续主流币如何选。李嘉诚的选择,或将成为全球化退潮期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个缩影。在资本增值与国家命运之间,在短期利益与历史责任面前,究竟该如何抉择,不仅考验着李嘉诚,也考验着每一位企业家。而这一事件,也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在商业活动中,必须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