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开区市场主体7万余户,十年增长超4倍

Connor 火币app下载 2022-10-31 121 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影)“以前开办企业需要到工商、税务、社保、银行等多个窗口或网站分别申请填报,流程繁琐;现在通过同步办理多个事项,半天就办完了,营业执照直接包邮到家万倍币。”近日,武汉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今年他们多次办理子公司设立业务,对武汉经开区服务变化深有感触。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扎根生长的“沃土”万倍币。武汉经开区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发展,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先后推行“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先证后查”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幅削减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有序精简涉企证照、有力压减登记环节,极大提升了注册的便利化程度,企业平均开办时间由改革前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市场主体呈现蓬勃景象。截至2022年9月底,武汉经开区市场主体达到73216户,相比2012年底的16484户,净增56732户,年均增幅34%,增长超4倍。全区第一、二、三产业市场主体数量比例从1.5:17.1:81.3上升为1∶16∶83,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达639户。民营企业从2012年底的5841户增长到34075户,民营企业占比由90%提高到96%。外商投资企业从231户增长到431户,增幅超过86.6%。

便利水平大幅提升

自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以来,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简化住所登记、名称自主申报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2018年以来,武汉经开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7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有序推进,其中,直接取消审批6项,审批改为备案4项,实行告知承诺27项,优化审批服务42项,实现市场主体准入又准营,大幅提高了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万倍币

隐形门槛的破除,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成本万倍币。2012年,全区注册资本亿元以上市场主体277户,截至目前,“亿元俱乐部”成员已经增加至459户。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又释放出巨大的虹吸效应,今年以来,迁入企业1423户,同比增长56.20%,共有794户企业办理增资,累计增资达137.86亿。

为了降低企业开办制度性成本、优化政务服务,武汉经开区升级企业开办专区,延伸服务链条,打通信息推送壁垒,将工商、税务、社保、刻章、公积金、银行开户融合在“一个中岛”,咨询服务“一人受理”,实现注册即开户“一站式服务”万倍币

惠企政策不断发力

今年4月,武汉经开区紧密联系微观主体,出台《市场主体增量提质“黄金十条”》,在企业开办、放宽住所、个体准入、记账补贴、租金补贴、专项奖励、融资支持、信用体系、退出机制、柔性监管等方面出台一揽子帮扶措施,一系列“组合拳”让惠企政策红利及时足额到达各类市场主体,为市场主体强信心、增活力万倍币

6年前,武汉同仁美康连锁药房有限公司在汉开了7家连锁药店,年销售额不过600万余元;如今,该公司在全市有了35家药店,其中23家药店开在武汉经开区,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万倍币。从去年至今,武汉同仁美康连锁药房旗下的汉南人民医院店和香榭店,先后成为武汉市医保门诊重症慢病定点药店。武汉同仁美康连锁药房有限公司是武汉经开区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2020年以来,尽管受到多钟超预期因素影响,武汉经开区市场主体继续保持增长,净增20872户,占过去十年净增总量的36.79%,经济发展展现更大韧性和内生动力万倍币

【纠错】编辑:伍佳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