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 耳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孙子荆年轻的时候不想当官,想做个隐士,他本来要对王武子说:“枕石漱流”,却因口误说成“漱石枕流”洗币。王武子笑了,说:“流水可以枕靠,石头可以漱口吗?”孙子荆只好辩解说:“用泉水做枕头可以洗净耳朵,用石头漱口可以磨砺牙齿。”
且不说“枕石漱流”的隐居生活多么有妙趣,单是一个“洗耳”就非常有意思,有品位,有境界洗币。越是在喧嚣中挣扎太久的人,越需要多洗一洗耳朵。“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如何在人海沸腾中保持耳边没有车马喧嚣之音的?我想,他除了心远离尘俗之外,一定也会经常“洗耳”。
我们的五官中,耳朵是比较敏感的,不受视野的限制,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均可以听得到,不会像眼睛那样“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洗币。另外,耳朵不会像眼睛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耳朵很忠实,能够把声音原原本本输送过来,很少发生偏差。我看过一本书里写到古人说睡眠有三个层次:一是睡目,二是睡耳,三是睡心。这样来说,跟眼睛比起来,耳朵离心灵更近。
我们的耳朵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洗币。赞美和表扬,恭维和奉承,批评和指责,谩骂和侮辱……这些声音搅扰得我们片刻都不能安宁。尤其是有些声音真假难辨,比如你听到的明明是赞美,可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让你捉摸不透,有的人甚至迷失在这样的声音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再比如,你听到的明明是批评,但这些声音让你的耳朵被刺痛之后却很有警醒的作用,当然这样的警醒是你在“洗耳”之后发觉的。
经常“洗耳”,可以保持耳朵清醒,进而保持心灵清醒洗币。我“洗耳”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给自己留一段空白时间,这样也是在为生活留白。这段时间之内,我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只需要放上一段轻松舒缓的音乐,音乐如水,静静地沉入其中,彻底放空自己,也让耳朵彻底放松,让心灵彻底放松。好的音乐具有净化和疗愈的功能,缓缓地荡涤着耳朵里面的尘垢。把那些搅扰身心的声音,用音乐的流水冲刷得干干净净。耳朵干净了,感觉整个人都清清爽爽的。
有的人喜欢投身大自然中,用大自然中的鸟鸣或者流水等天籁之音来冲洗耳朵里的积尘洗币。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幸福。“洗耳”之后,芜杂之音被过滤掉,整个人都是通透的。
“洗耳”就是在“洗心”,用双耳的明净换得人间清醒洗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