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福建实践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3-09-01 65 0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中国金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今年3月底,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中国金融

近年来,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出台落地多项稳经济、稳就业、稳民生政策,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金融。为此,本刊特开设“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由记者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企业、市场与农户,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反映金融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文 | 《中国金融》记者 张黎黎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金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和必然要求。近日,记者来到民营经济最早发轫地之一的福建,走进民营企业、到访美丽乡村,“上山下海”全方位探寻金融服务“山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福建样本。

强化金融支持中国金融,跑出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速度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创新创业、增进民生福祉、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金融。民营经济不仅是福建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福建的特色、活力和优势所在。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联合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福建银保监局、福建证监局、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制定《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从加强信贷资金保障、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健全完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管理机制、加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工作保障六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着力增强民营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福建金融业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金融支持,助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为福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我们的位置相当好,是海水与淡水交界的地方,我们养殖的大黄鱼在口感、肉质各方面都非常接近野生大黄鱼中国金融。”福建鑫茂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茂渔业)总经理卢统锋告诉记者。

近年来,福建积极践行海洋强国战略,大力推动深远海规模化养殖,提出“百台万吨”项目建设规划中国金融。项目实施以来,连江县积极响应,以工业化思维打造“海上粮仓”,积极实施“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工程,相继投放11个深远海养殖平台。鑫茂渔业便是“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企业之一,其自主研发了“定海湾1号”“定海湾2号”两个深远海养殖平台。

经过短暂的航行,记者登上了鑫茂渔业海上养殖平台,这个长约60米、型宽32米的养殖平台整体呈橄榄造型,与附近的养殖平台共同构成了海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国金融

“了解到企业出现一些困难,我们及时上门主动提供相应服务,给予企业1000万元纾困专项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生产中国金融。” 连江农商银行董事长朱鼎和说,“我们本身就是要降本增效,为企业降成本,让其提高效益,我们采用信用贷款方式,开辟贷款内部审批绿色通道,人民银行也有支持政策,给我们有1~2个点的补贴,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一块收益让利给渔业企业。”为了支持鑫茂渔业应对疫情影响、减轻融资成本,连江农商银行提供的这笔1000万元专项资金执行一年期贷款利率3.15%,为企业减免贷款利息支出超40万元。连江农商银行不仅“雪中送炭”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更是在企业做大做强的道路上为其“添薪加柴”,助力企业加速成长。“我们想把产业链做好做大做强,借助银行的支持,我们就自己做育苗。”卢统锋说。随着福州地区海产品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鑫茂渔业的“类野生”大黄鱼销量看涨,据了解,企业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万元,较上年增长超120%。

展开全文

为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联合福建省财政厅等部门推出四期、金额合计500亿元的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贷款,倾斜支持多个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民营中小微企业中国金融。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上述专项贷款462.5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19%,支持企业2.1万家。2023年5月,在此基础上又设立了首期10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提质增产增效专项贷款,重点支持制造业、科技、外贸、文旅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创新转型、开拓市场。

▲鑫茂渔业“定海湾2号”海上养殖平台 摄影/张黎黎

“2015年以来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金融。”宁德思客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客琦)总经理助理郑挺向记者介绍着公司的成长历程。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优质的服务,思客琦荣获了“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福建省宁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十佳企业”等诸多荣誉。企业的“荣誉墙”旁悬挂的入党誓词格外醒目,“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特色。” 郑挺向记者介绍说,企业靠人、人靠精神,党建就是给精神补钙。

“我们‘小’的时候银行没有嫌弃我们,”思客琦董秘兼财务总监何冬乐说,“得力于银行的支持,我们由小壮大,如今营商环境实现质的飞跃,金融环境越来越好中国金融。”截至目前,思客琦在兴业银行宁德分行获批授信超亿元,其中改造项目融资专项贷款(以下简称技改专项贷款)余额达1500万元。据了解,技改专项贷款是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会同相关部门设立的旨在优化提升福建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资金,首期规划规模为100亿元。自技改专项贷款推出以来,专项政策累计签约346项,总金额达418.82亿元,可享受贴息286.52亿元,已投放192.93亿元。

▲思客琦总经理助理郑挺向记者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摄影/张黎黎

从红土镍矿到各式不锈钢产品,从不锈钢粗钢到薄如纸张的手撕钢,从实验室到产品展示厅,从热浪滚滚的热轧车间到机器轰鸣的退洗车间,从首发全球四项重大科技成果到树立不锈钢产业的世界龙头地位……青拓集团以过硬的产品、先进的技术、雄厚的实力展现了福建民营企业的强大力量和勃勃生机中国金融。据了解,青拓集团2022年实现工业产值1830亿元,位列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第1位、制造业50强第1位。

不锈钢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青拓集团的快速发展过程也是其资金需求急速扩大的过程中国金融。据悉,青拓集团系列在兴业银行宁德分行的授信金额从2012年的6亿元增长至目前的121.65亿元。近年来,兴业银行宁德分行更是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青拓集团的上游和下游企业,不断加大对不锈钢产业的支持力度,以期助力不锈钢新材料全产业链“加速奔跑”。

▲青拓集团旗下鼎信科技热轧车间 摄影/张黎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金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成长的“故事”还在福建上演,在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上,金融“活水”将助力更多的“民营之花绚丽绽放”。

优化金融服务中国金融,绘就“产业旺、乡村美、百姓富”新画卷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中国金融。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实体经济的血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福建金融业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实现了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中国金融。茶产业不仅是福建的特色产业,更是福建的富民产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走进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妙白茶)的制茶车间,茶香扑鼻,工人们正娴熟地进行着制茶工序。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茶企是一家集基地、研发、生产、营销、品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茶产业链集团化公司,拥有中国首家数字化白茶智慧茶窖,可窖藏白茶6000多吨。六妙白茶作为白茶产业链核心企业,在联农带农、推动白茶产业链发展壮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福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福鼎农信联社)为有效解决六妙白茶与上游企业之间的资金匹配周期问题,依托“白茶龙头核心企业+上游加工厂”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推出“茶企联合体贷款”,满足了企业收购资金短急、量大的需求。截至2023年5月末,福鼎农信联社累计为六妙白茶联合体成员17户发放“茶企联合体贷款”4595万元。

“为了保护我们本地茶农利益,提升我们的品牌价值,2019年福鼎市开始谋划建设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福鼎农信联社普惠金融部经理许文官介绍说,“2021年系统上线之后,福鼎的白茶产品都必须要贴上溯源标中国金融。”在许文官的指导下,记者扫描了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二维码,茶叶类别、规格、企业名称、地址等溯源信息一目了然。据了解,人民银行福鼎市支行将金融支持国家农业(白茶)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作为“金融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行动”项目重点推进,推动福鼎市政府出台《福鼎市金融支持国家农业(白茶)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指导金融机构以溯源平台产生的信息、数据、资金流创新相关白茶信贷产品,同时,引导福鼎农信联社围绕溯源平台建设场景,推动开发茶叶溯源核验功能并嵌入“云闪付”和“银企直联”支付功能,实现了茶叶溯源核验信息和支付智能化同步,搭建了适用于白茶溯源系统的移动支付农货购销场景,累计支持茶农超1.8万户,金额近17亿元,有力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的嘱托。

据悉,为盘活茶园等非标准化生产要素、促进农村金融创新、解决农村地区抵押担保难题,人民银行宁德市中心支行优先选择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福鼎市开展农村生产要素融资服务试点,搭建全省首个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将农业生产设施等各类要素整合入平台,初步实现了生产要素登记、公示、融资、评估、抵押融资、处置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同时,依托生产要素流转平台引导银行对茶产业增加信贷投入、降低贷款利率,有效破解了福鼎白茶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题中国金融。截至2023年5月末,投放茶业类贷款2.82万户,余额达51.24亿元,为福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金融动力。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试点作为宁德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工作,在打通金融供给与农村产业资金需求梗阻、有效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资源、把农村要素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为探索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新思路。

▲六妙白茶制茶车间 摄影/张黎黎

穿过茶树林,拾阶而上,一片翠绿的茶园闯入视野,虽然已过采茶季、进入休茶期,但郁郁葱葱的茶园仍给人以活力和生机,仔细观察,枝叶间还能发现些许嫩芽中国金融。在茶园里,记者见到了金融特派员吴信心和点头镇的一名茶农雷建营。回乡创业的雷建营在“茶园贷”的支持下经营起了自己的茶园。吴信心是福鼎农信联社的一名干部,目前挂职点头镇乡村振兴办副主任,也是点头镇的一名“乡村振兴·共富金融专员”,自挂职以来,他自觉融入全镇乡村振兴发展大局,全力当好政策对接“联络员”、“三农”发展“服务员”、乡风文明“指导员”、普惠金融“宣传员”,从金融角度积极为服务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治理出谋划策。在他挂职期间,福鼎农信联社为点头镇新增信贷投放12900万元。据了解,“金融特派员”是“科特派”制度在福建金融领域的传承和实践,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指导人民银行宁德市中心支行以获批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联合宁德市委组织部自2020年起选派三批累计269人次金融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引导金融人才资源向乡村倾斜,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上走出了新路子。

▲金融特派员吴信心和点头镇茶农在交流 摄影/张黎黎

在福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以船为家、居无定所,过着“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生活,他们被称为“连家船民”中国金融。“我1979年出生在船上,在船上生活了八九年,”福安市下白石镇党委副书记、下岐村第一书记郑月娥向记者讲述着曾经的生活,“我们家三代人七八口全部生活在船上,吃喝拉撒都在船上,生活确实是非常非常艰苦。” 可以说,能够上岸安家是每一位连家船民的梦想。“上岸第一天灯火通明,年轻人兴奋得睡不着。”郑月娥回忆着第一天上岸的画面。

进入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下岐村,一座座三层半的“小洋楼”整齐排开,连家船民在下岐村安了家,过上了踏实的生活,村民人均收入也从1997年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2022年的30650元中国金融。“连家船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金融的助力和船民的勤劳肯干,”郑月娥说,“‘安居贷’帮助我们改善了住房条件,‘养殖贷’帮助我们谋生就业,‘福村贷’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金融的支持让我们过上‘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的幸福生活。”如今的下岐村不仅是连家船民的幸福家园,还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福建省党史教育现场教学点。截至2023年5月末,福安市金融机构对下岐村连家船民发放贷款478笔,余额达2671.84万元。为践行金融服务不出村,福安农信联社还在下岐村设立了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为村民取现金、缴纳电费、激活社保卡等提供了便利。

▲连家船民的“小洋楼” 摄影/张黎黎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中国金融。”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找准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切入点,以有力的政策、创新的举措、持续的支持为“产业旺起来、乡村美起来、百姓富起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绘就了福建乡村振兴新画卷。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中国金融。”在八闽大地上,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故事”仍在挥毫续写,在奋进新时代的征途上,福建金融业将充分发挥金融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中的重要作用,为“山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评论